2025年7月29日,香港资本市场迎来一场“稳定币狂欢”。受《稳定币条例》即将生效的刺激,恒生电子早盘涨停,东信和平、中油资本等概念股集体冲高,港股众安在线年内涨幅超60%,国泰君安国际单周暴涨50.59%。资本市场的躁动,源于一场即将改写全球金融规则的政策变革——8月1日起,任何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的机构必须申领牌照,并接受100%足额抵押、独立审计及信息披露的严苛监管。
这场变革的背后,是香港对RWA(现实资产代币化)生态的野心。早在条例生效前,香港金管局已完成绿色金融、供应链融资、房地产等8大领域的沙盒测试,为资产代币化铺就技术通路。京东计划四季度推出合规稳定币,首阶段瞄准港澳跨境结算,目标降低90%支付成本;蚂蚁集团同步申请香港、新加坡牌照,试图用区块链技术重构全球资金流转网络。
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共振,让香港成为全球RWA赛道的焦点。7月30日,全球RWA数据产业大会在数码港召开,1600亿港元资本、1.9万新岗位的承诺,标志着香港正式向“数字资产全球创新中心”发起冲刺。
态度观点:监管与创新的博弈,科技巨头如何定义未来金融?
1. 牌照争夺战:科技巨头的“合规军备赛”
《稳定币条例》的落地,本质是一场“合规能力”的较量。根据规定,发行机构需满足注册资本、技术安全、审计标准等硬性门槛,这直接将多数中小玩家挡在门外。民生证券分析指出,蚂蚁、京东等巨头凭借区块链技术积累及跨境支付、供应链金融等场景优势,将成为首批获牌机构,率先构筑“发行-储备管理-RWA交易”的全产业链闭环。
以京东为例,其测试场景覆盖跨境支付、投资交易及零售支付,其中“投资交易”直接指向RWA资产交易。这意味着,未来用户可能用稳定币直接购买代币化的房地产、碳信用或大宗商品,传统资产的流动性瓶颈将被彻底打破。而恒生电子为蚂蚁提供的稳定币核心系统,涵盖跨境支付清算与合规审计模块,进一步强化了技术壁垒——在这场军备赛中,合规能力已成为科技巨头的核心护城河。
2. RWA生态扩容:从货币市场到实体经济的“价值桥梁”
RWA的爆发,正在重塑金融与实体的关系。蚂蚁数科与朗新集团合作完成国内首单新能源RWA项目,将充电桩收益权上链;德林控股代币化香港德林大厦权益,资产规模达5亿港元。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趋势:RWA正从货币市场基金向不动产、大宗商品、碳信用等多元化资产延伸,成为连接实体与数字经济的“价值桥梁”。
全球RWA产业联盟发起人直言:“传统资产的流动性瓶颈,本质是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过高。区块链技术通过不可篡改、透明可追溯的特性,降低了信任成本,让实体企业获得数字化转型路径。”波士顿咨询预测,至2030年,全球代币化市场规模将达16万亿美元,相当于当前黄金市值的3倍。这一数字背后,是RWA对传统金融体系的颠覆性潜力。
3. 全球协作的挑战:技术漏洞与市场兼容性的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
尽管前景广阔,但稳定币的长期价值仍取决于跨境支付领域的国际协作。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提醒,政策设立的高门槛虽赋予业务更强透明度与抗风险能力,但技术漏洞、市场兼容性等问题仍需解决。例如,不同司法管辖区对稳定币的监管标准差异,可能导致跨境交易效率低下;区块链网络的拥堵与高能耗,也可能制约RWA的大规模应用。
此外,市场对“题材炒作”的警惕声渐起。7月29日概念股的集体冲高,部分源于资金对政策红利的短期博弈。但历史经验表明,缺乏实质业务支撑的炒作终将退潮。真正的赢家,必将是那些能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技术壁垒与生态优势的长期主义者。
行业影响:香港的“监管沙盒”能否复制全球?
1. 金融科技的新范式:从“野蛮生长”到“合规创新”
香港的模式,为全球数字资产监管提供了新范式。与传统“一刀切”的监管不同,香港通过“沙盒测试+牌照管理”的组合拳,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创新。例如,京东币链科技、渣打银行合资公司等三组机构已进入稳定币沙盒测试,其经验将为后续监管细则的完善提供依据。
这种“监管先行”的策略,正在吸引全球资本与技术汇聚。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透露,目前香港已引资超1600亿港元,创造1.9万个新职位,金融科技与RWA产业链成为核心增长极。可以预见,随着国际标准的建设推进,香港有望成为全球RWA技术的“规则制定者”。
2. 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:RWA的“破圈”效应
RWA的真正价值,在于其对实体经济的赋能。以绿色金融为例,通过代币化碳信用,企业可以更高效地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,降低减排成本;在供应链融资领域,RWA可将应收账款、库存等资产上链,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。蚂蚁数科与朗新集团的合作证明,即使是充电桩这类“小而散”的资产,也能通过RWA实现价值最大化。
这种“破圈”效应,正在改变传统金融的服务边界。波士顿咨询报告指出,RWA将推动金融从“服务资金”向“服务资产”转型,未来十年,全球超过50%的传统资产可能被代币化。而香港,无疑希望在这场变革中占据先机。
结语:数字资产的“香港时刻”,你准备好了吗?
从《稳定币条例》的落地,到全球RWA产业联盟的启动,香港正用行动证明:数字资产的未来,不属于“监管真空”的野蛮时代,而属于“合规创新”的理性时代。1600亿港元资本的涌入、1.9万新岗位的创造,不仅是数字的跃动,更是一个全球金融中心对未来的宣言。
在这场资产数字化革命中,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见证者与建设者。无论是科技巨头的生态布局,还是中小企业的转型探索,亦或是监管者的规则制定,都将共同书写数字资产的新篇章。你如何看待香港的“监管沙盒”策略?RWA能否真正重塑全球金融格局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