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业银行“科技突围”:稳定币战略背后的金融新棋局

释放双眼,带上耳机,听听看~!
2025年7月29日,兴业银行在半年工作会议中抛出重磅战略:以稳定币为核心,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与“数据要素X”计划,加速从“数字兴业”向“智慧兴业”转型。这一举措不仅填补了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在稳定币领域的空白,更以技术为支点,撬动跨境支付、供应链金融等万亿级市场,为全球金融格局注入新变量。

2025年7月29日,兴业银行半年工作会议现场,一份名为《拥抱科技变革:从数字到智慧的金融进化》的报告引发行业震动。报告明确提出三大核心战略:

  1. 稳定币研究:将其定位为“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关键枢纽”,覆盖跨境结算、供应链金融、财富管理等领域;
  2. 技术升级: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与“数据要素X”计划,通过智能合约审计、动态清算引擎等技术优化风险控制;
  3. 基础设施构建:借鉴XBIT去中心化交易所经验,打造“智能合约审计-资产托管-交易验证”三重技术防线,确保稳定币安全运行。

数据印证了这场变革的紧迫性:2025年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突破8200亿美元,其中法币挂钩型占比达67%,成为跨境结算的重要工具。而兴业银行已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(mBridge)完成跨境汇款试点,与湖州银行合作将企业手续费降低83%,为稳定币应用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。

态度观点:兴业银行的“破局者”逻辑

1. 稳定币:不是“跟风”,而是“补位”

当市场还在争论“商业银行该不该碰加密货币”时,兴业银行已用行动给出答案:稳定币不是对现有体系的颠覆,而是对法定数字货币的补充。

央行数字人民币(e-CNY)聚焦国内零售场景,而稳定币则瞄准跨境贸易、机构投资等B端需求。例如,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,企业常因汇率波动、结算周期长而面临资金风险。兴业银行的稳定币方案通过锚定法币、链上价差预警系统,将币价波动控制在0.5%以内,交易确认时间缩短至3秒,直接解决企业痛点。

这种“补位”思维,既响应了央行“推动数字货币国际化”的战略导向,又为商业银行开辟了新的增长极。

2. 技术深耕: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底气

稳定币的健康发展,离不开底层技术的硬实力。兴业银行的三重技术防线,展现了其“技术立行”的决心:

  • 智能合约审计层:与CertiK、慢雾科技合作,实现代码全生命周期审计,杜绝“代码漏洞导致资产被盗”的风险;
  • 资产托管层:采用“热钱包+冷钱包+多签名”混合存储方案,用户资产隔离率达100%,即使部分节点被攻击,用户资金仍安全无虞;
  • 交易验证层:基于零知识证明(ZK-Rollup)技术,在保障隐私的前提下提升交易效率,支持每秒万级并发处理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兴业银行已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:其企业级智能反欺诈平台拦截涉诈资金2.7亿元,反洗钱RPA机器人实现风险画像自动化描摹,技术赋能成效显著。

3. 行业影响:抢占未来金融话语权

兴业银行的布局,不仅关乎自身转型,更在重塑行业规则:

  • 对央行数字货币体系:稳定币可作为法定数字货币的“试验田”,探索跨境支付、离岸市场等复杂场景的应用;
  • 对加密市场:通过锚定法币的稳定币,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合规入场通道,降低市场波动风险;
  • 对跨境贸易:据BOSS钱包APP数据,2025年全球跨境支付市场规模达15万亿美元,稳定币可凭借低成本、高效率优势,分食传统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市场份额。

法国兴业银行等机构已推出合规稳定币USDCV,而兴业银行的技术路径,或为国内银行业提供标杆参考。

4. 争议与挑战:稳字当头,行稳致远

当然,兴业银行的战略也面临质疑:稳定币是否会冲击现有货币体系?如何平衡创新与监管?

对此,兴业银行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吕家进的回应掷地有声:“从‘数字兴业’到‘智慧兴业’,差的从来不是技术,而是把技术变成货币的勇气。”这种勇气,体现在对合规的坚守——所有稳定币业务均纳入央行监管框架,用户资产与银行自营资产严格隔离;更体现在对风险的敬畏——通过三重技术防线、链上价差预警系统等机制,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。

未来展望:金融科技的“中国方案”

兴业银行的战略升级,只是中国金融科技变革的一个缩影。据公开数据,2025年中国银行业科技投入已超5000亿元,科技人员占比平均达10%以上。从工行的“数字工行(D-ICBC)”到建行的“建行云”,从招行的“财富管理+金融科技”到兴业的“稳定币+智慧金融”,头部银行正以技术为矛,加速重塑全球金融格局。

而兴业银行的独特之处,在于其“稳中求进”的路径选择:既不盲目追逐热点,也不固守传统业务,而是以稳定币为支点,撬动跨境支付、供应链金融、财富管理等万亿级市场,为专精特新企业、台资企业等提供高效资本化工具。这种“务实创新”的思维,或许正是中国金融科技走向世界的关键。

结语:技术赋能金融,创新定义未来

兴业银行的稳定币战略,是一场关于“如何用技术重构金融”的深刻实践。它告诉我们:在数字化浪潮中,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不再取决于网点数量或资产规模,而在于能否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真实痛点,能否在合规框架下探索新边界。

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。随着稳定币研究进入实操阶段,兴业银行能否成为全球金融科技的“中国标杆”?其他银行会如何跟进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!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网友原创或者AI撰写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产业区块链元宇宙基建革命

元宇宙演唱会革命:水木年华“时空诗旅”如何用数字永生重构音乐现场?

2025-7-29 11:32:37

产业区块链

23.55亿港元融资背后:稳定币赛道“合规战”打响,传统金融格局生变?

2025-7-29 11:35:22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