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点概况:一场政策、技术与市场的三重奏
深度链讯2025年9月24日讯:2025年9月24日中国上市公司科力远与印尼本土企业PT BATTERY BANK INDONESI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宣布在东南亚构建覆盖“电池生产—换电运营—电池回收”的小动力电池全产业链。这一合作不仅是中国新能源企业首次在东南亚系统性布局,更因“RWA代币化”的尝试引发全球关注——双方计划通过区块链技术,将印尼市场的电池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数字代币,降低投资门槛,吸引国际资本参与。
背景与市场潜力:印尼是全球摩托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之一,燃油摩托车超1.3亿辆,环境污染与能源依赖问题突出。印尼政府自2023年起密集出台“油改电”政策,明确2025年前将180万辆燃油二轮车转换为电动二轮车,并规划2040年起全面停售燃油二轮车。据亚洲开发银行(ADB)预测,若政策落地,到2030年印尼电动摩托车销量占比可达80%,保有量突破5500万辆,市场规模超千亿美元。
合作模式:科力远与BBK的合作覆盖两大核心环节:一是小动力电池的生产与出口,科力远依托其镍氢电池与锂电池的全产业链优势,保障电池质量与成本;二是换电运营,BBK凭借本地化经验,在印尼推广“3分钟极速换电”模式,解决骑手补能效率痛点。更关键的是,双方计划在BBK现有IoT(物联网)系统基础上,引入区块链技术,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、使用寿命等数据实时上链,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收益的自动分配与动态调整,最终实现RWA代币化。
技术破局:从“充电难”到“换电易”,区块链重构资产价值
痛点直击:印尼居民用电功率普遍限制在1000瓦以下,传统慢充模式无法满足日均行驶150公里以上的骑手需求。以雅加达为例,一名外卖骑手每日需充电3—4次,每次耗时4—6小时,补能效率低下直接制约电动摩托车普及。
解决方案:科力远与BBK联合推出的“3分钟极速换电”模式,将充电过程压缩为电池更换,效率提升数十倍。经济性层面,该模式使骑手每日能源成本较燃油车降低40%,同时省去发动机保养费用,实际收入提升20%以上。这一模式已在雅加达试点,覆盖超5000名骑手,用户复购率达92%。
RWA代币化:资产拆分与流动性革命:RWA(现实世界资产)代币化,是指将实体资产(如电池、房地产)转化为区块链上的数字代币,实现部分所有权交易与即时结算。科力远与BBK的尝试,将4万块锂电池的运营数据实时上链,通过动态调整代币价值,实现“资产性能数据化+价格弹性机制”。例如,一块寿命剩余80%的电池,其代币价值可能高于寿命剩余50%的电池,投资者可根据数据透明度灵活买卖。
这一模式的意义在于:
- 降低投资门槛:传统电池资产投资需数百万美元,代币化后,投资者可购买价值100美元的代币份额,参与绿色能源市场。
- 提升流动性:代币可在全球范围内24小时交易,解决资产闲置问题。
- 吸引国际资本:通过香港金管局的Ensemble沙盒(跨境金融测试平台),科力远的RWA代币有望对接东南亚与全球资本,融资成本降低1—2个百分点。
态度观点:一场“技术+政策+资本”的三重革命
政策红利与市场先机:印尼的“油改电”政策,为中国新能源企业提供了绝佳的出海机遇。科力远的选择并非偶然——BBK作为印尼电动出行领域的本土领军企业,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制定,其“电摩租转售+换电服务”模式已覆盖超10万骑手。双方合作,既是政策驱动,也是市场选择。
技术标准的话语权争夺:科力远与蚂蚁数科合作参与《可信区块链 实体资产可信上链技术规范》的立项,意味着其在中国RWA技术标准制定中占据主动权。这一动作的深层意义在于:若科力远能主导或深度参与国际RWA标准制定,其行业生态位将大幅提升,未来储能板块营收可能突破50亿元。
全球绿色金融的预演:RWA代币化的核心,是通过数字化降低融资成本,提升资产效率。科力远的尝试,本质上是将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优势(如成本、技术)与区块链的创新(如透明性、流动性)结合,为全球绿色能源项目提供可复制的融资模式。例如,一个东南亚的光伏储能项目,若通过RWA代币化融资,可吸引欧美养老基金、亚洲主权财富基金等长期资本,解决传统融资中“期限错配”“风险定价难”等问题。
争议与挑战:当然,这一模式也面临监管不确定性。RWA涉及资产上链、代币发行与跨境交易,需符合多国金融法规。例如,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可能将部分RWA代币视为证券,要求注册发行;印尼央行则可能对代币的流通范围、投资者资质进行限制。此外,技术层面,区块链的吞吐量、跨链互通性仍需提升,以避免交易拥堵与数据孤岛。
行业影响:从东南亚到全球的范式转移
对印尼的影响:若合作顺利,印尼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电动摩托车保有量超5000万辆的目标,减少燃油消耗超2000万吨,降低碳排放超1亿吨。同时,RWA代币化可为印尼电池资产吸引超50亿美元的国际资本,推动其从“资源出口国”向“绿色金融中心”转型。
对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启示:科力远的案例表明,中国企业的出海路径正从“产品输出”转向“技术标准+商业模式”的全链条输出。通过参与国际RWA标准制定,中国企业可主导绿色金融规则,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。例如,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等企业若跟进,可将其储能电池、换电网络资产代币化,吸引全球资本,降低融资成本。
对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变革:RWA代币化的本质,是通过数字化重构资产价值。未来,光伏电站、风电场、氢能储运等绿色基础设施,均可能通过代币化融资,实现“资产+数据+服务”的闭环。这将推动全球新能源行业从“项目制”向“平台化”转型,形成万亿级的市场。
结语:一场未完成的革命,等你参与评论
科力远与BBK的合作,是中国新能源企业深度参与全球能源转型的标杆案例。它不仅解决了印尼电动出行的补能痛点,更以RWA代币化探索资产数字化与跨境融资的新路径。这一模式能否复制到东南亚其他国家?中国新能源企业能否通过技术标准输出主导全球绿色金融规则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,共同探讨这场新能源革命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