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链讯 2025年11月15日讯
热点概况:政策推动与市场落地齐头并进
2025 年 11 月,香港在数字资产发展上掀起重要一波。特区政府早在 6 月发布了《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.0》,提出以 LEAP 框架(Legal、Expansion、Advancement、People)系统性推动数字资产制度建设。
其中关键内容包括:
- 稳定币制度:从 2025 年 8 月 1 日起,香港正式实施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。发行机构必须取得牌照、储备资产必须隔离托管,同时具备赎回机制。
- RWA 代币化:政策宣言明确将推动主权债券代币化常态化,并鼓励将贵金属、绿色能源、大宗商品等现实世界资产 (RWA) 纳入代币化范围。
- 基础设施:香港金融管理局 (HKMA) 推出 “Ensemble” 项目,在银行间探索代币化存款结算机制,允许银行使用代币化存款进行清算。
- 人才与合作:政策宣言强调与大学及技术机构合作,推动数字资产人才培养。
市场方面,业界对这些举措反应积极。根据大公网报道,HashKey 集团等机构认为这是一次制度性的升级,让香港从数字资产 “试验田” 转变为制度化和规模化发展阶段。
与此同时,HKMA 官方文件指出,他们正在与监管机构一起研究代币化债券的法律制度,并推动固定收益 (FIC) 产品(如代币化债券、货币市场基金等)的创新。
此外,业内还在观察华夏基金 (香港) 推出的 Solana 现货 ETF、Token 化基金等产品,这些创新被视作政策红利下的重要案例。根据行业资料,香港已有多家机构布局合规 RWA 项目。
观点态度:制度为根、创新为翼,这条路必须坚持
(一)合规为前提:不能忽视制度基础的重要性
我认为,香港这一次在 RWA 代币化上所下的制度功夫,是非常值得肯定的。代币化不是简单把资产搬上链,更重要的是要让它在法律和监管的框架下真正有落地能力。政策宣言 2.0 明确法律监管 (Legal) 是基础,这一点非常关键。
如果没有监管制度作为保障,RWA 代币化的风险难以控制。比如稳定币,如果储备资产不透明、赎回机制不健全,那对投资者、对金融体系都是潜在危机。香港规定稳定币发行人必须取得牌照、资产隔离托管,并且必须有赎回机制,这样的设计,体现了监管方对市场稳定性的审慎。
更进一步,HKMA 推出 Ensemble 平台,让银行间代币化存款可以真实结算,而不是停留在概念阶段。这样做,不只是技术实验,更是金融基础设施的构建,是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制度落地为先,否则代币化就可能只是炒作。香港这次不是把数字资产当作花边科技,而是把它当作金融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在认真建设。
(二)创新为方向:RWA 代币化是未来金融的重要路径
我坚信 RWA 代币化是未来金融的重要发展方向。现实世界资产代表的是实实在在的价值 —— 比如债券、房地产、商品,这些资产经过上链后,可以变得更具流动性、更容易分割,也更容易在全球市场上交易。香港在政策里把主权债券、绿色债券等纳入代币化视野,这说明他们看见了这种潜力。
Ensemble 项目特别有战略意义:银行之间用代币存款结算,这本质上是在重构传统银行清算和结算体系。过去银行间结算依赖传统银行系统,而通过代币化存款结算,可以大幅提升效率、降低摩擦。长远看,这种基础设施若成熟,将推动更多 RWA 产品真正落地。业界对此普遍持积极态度。
此外,人才和合作机制也不能忽视。政策宣言里明确提到将与高校和技术伙伴合作,这说明香港不仅要建设制度,还要建设人才生态。
创新不是盲目试验,而是制度 + 技术 +市场的协同。香港这次是系统性发力,这才是有深远意义的创新。
(三)风险仍在,但可控:对未来既乐观也理性
虽然前景很好,但我并不认为风险可以忽略。首先,代币化资产和稳定币涉及跨境资金流动、法律适用、资产锚定等复杂问题。政策设计虽完善,但落地环节仍有不小挑战。比如资产上链后,基础资产是否真的与代币保持一一锚定?赎回机制如何高效运作?这些都是技术和监管都必须解决的难题。
其次,投资者保护仍然是关键。代币化资产虽然潜力大,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风险也不少。要防止不合规发行、欺诈、流动性问题。立法会在审议相关法案时,有议员就提到要防范诈骗,加强反洗钱机制。
再者,跨境合规是重要课题。RWA 代币化如果只在香港本地运作是一个开始,但真正影响力在全球。若要吸引全球资金、真正建立国际枢纽,必须处理好国际监管协调的问题。香港在这方面有先行优势,但仍需加强与其他司法区的合作。
总体而言,我对香港构建 RWA 合规生态持 积极但审慎 的态度。制度建设 +基础设施创新是基础,技术与产品创新是方向,但对风险必须有持续监管和风险管理机制。
结语:总结与思考
总的来看,香港在 2025 年 11 月构建 RWA 合规生态方面迈出了 非常关键的一步。通过 LEAP 战略、稳定币监管制度、Ensemble 项目,以及推动主权债券代币化、绿色资产代币化等举措,香港正在把制度基础、技术能力和市场参与者结合起来,打造一个可持续、合规、创新并重的数字资产生态。
这个生态不仅对香港本地有深远意义,也可能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示范效应。若这一生态成功落地,它将提升资本市场效率、提高资产流动性、促进跨境金融活动,为传统金融与区块链融合提供范本。
我认为,关注这个生态发展的人,不仅是区块链从业者,更应该是传统金融机构、资产管理公司、银行、监管机构与普通投资者。RWA 代币化不仅是技术趋势,更是一场金融基础设施变革。
你认为香港的监管模式是否可以被国际借鉴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