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稳定币牌照终审:36家机构竞逐,金融创新与监管的终极博弈

释放双眼,带上耳机,听听看~!
香港金融管理局首批稳定币牌照申请进入终审阶段!36家机构竞逐,涵盖银行、科技巨头与Web3新锐。牌照审批严格遵循《稳定币条例》,聚焦跨境支付与Web3场景,预计2026年初揭晓结果。这场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博弈,不仅关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,更可能重塑全球数字货币格局。谁能率先突围?稳定币将如何改变跨境贸易与人民币国际化?答案即将揭晓!

热点概况:36家机构激战稳定币牌照终审

深度链讯 2025年10月15日讯:2025年10月15日,香港金融管理局一纸公告引爆全球金融圈:截至9月30日,共有36家机构提交稳定币牌照申请,涵盖银行、科技企业、Web3初创公司及支付机构。这场竞逐战中,既有渣打银行、东亚银行等传统金融巨头,也有京东币链科技、蚂蚁集团等科技新贵,甚至Anchorpoint(渣打银行、安拟集团、香港电讯合资项目)等跨界联盟也加入战局。

背景溯源
2025年8月1日,《稳定币条例》正式生效,香港成为全球首个对法币稳定币实施全面监管的司法管辖区。条例要求,所有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的机构必须持牌运营,储备资产需全额支持,并接受反洗钱、风险管理等严格监管。9月30日是首轮申请截止日,金管局透露,已进入“监管沙盒”测试的机构(如京东币链科技、Anchorpoint)需补充最终合规材料,而未参与沙盒的机构仍可提交申请,但面临更严苛的审查。

终审关键点

  • 牌照数量:首阶段仅发放数个牌照,预计2026年初公布结果;
  • 审批标准:资质、储备资产、反洗钱、技术安全四大核心条件;
  • 市场焦点跨境支付与Web3场景成为首批牌照的重点应用方向。

态度观点:稳定币牌照争夺战,为何关乎全球金融未来?

1. 跨境支付革命:稳定币能否破解“慢且贵”的痛点?
传统跨境支付依赖银行电汇或第三方支付平台,流程繁琐、费用高昂。以中国与东南亚贸易为例,一笔10万美元的汇款需3-5个工作日,手续费高达1%-3%。而稳定币通过区块链技术,可实现“秒级”到账,成本降低至0.1%以下。
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曾公开表示,若获得牌照,京东将通过稳定币实现全球企业汇兑,将跨境支付成本降低90%,效率提升至10秒内。这一愿景若实现,将直接冲击SWIFT等传统支付体系,重塑全球贸易结算格局。

案例

  • Anchorpoint项目:由渣打银行、安拟集团、香港电讯合资成立,目标建立受规管稳定币商业模式,重点服务跨境贸易结算;
  • 京东币链科技:依托京东跨境供应链场景,测试稳定币在B2B支付中的应用。

2. Web3生态爆发:稳定币能否成为去中心化金融的“基石”?
Web3(第三代互联网)以区块链为核心,强调用户数据主权与去中心化应用(DApp)。稳定币作为Web3生态的“血液”,可为DeFi(去中心化金融)、NFT(非同质化代币)、GameFi(链游)等场景提供合规支付工具。
香港作为全球Web3枢纽,已吸引圆币创新科技等初创公司布局稳定币发行。若首批牌照向Web3机构倾斜,将加速全球Web3生态的合规化进程,推动香港成为数字资产创新的“超级联系人”。

数据支撑

  • 全球稳定币市值超2500亿美元,年交易额达27.6万亿美元,超越Visa与万事达卡合计规模;
  • 香港Web3相关企业数量年增40%,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0亿港元。

3. 监管博弈:香港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?
稳定币的“双刃剑”属性使其成为全球监管焦点。一方面,其高效低成本特性可提升金融包容性;另一方面,储备资产管理不善、反洗钱漏洞等问题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。
香港金管局采取“高门槛、严监管”策略:

  • 资质门槛:申请人需维持2500万港元实缴资本,并在港设立实质运营据点;
  • 储备要求:全额资产支持,托管机构须为香港持牌银行;
  • 反洗钱:强制KYC(客户身份识别)与交易监控,禁止向普通公众销售高风险稳定币。

争议点

  • 沙盒机制:已进入沙盒的机构(如京东、Anchorpoint)是否享有优先权?金管局明确表示,沙盒测试不保证获批,最终审批依据合规材料;
  • 牌照数量:首阶段仅发放数个牌照,是否会抑制市场活力?金管局回应,需优先确保市场稳健,后续将逐步扩大规模。

4. 人民币国际化新路径:稳定币能否成为“数字人民币”的海外跳板?
当前,美元稳定币占据全球95%以上市场份额,美元霸权在数字货币领域延续。香港若成功推出人民币稳定币,可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抓手:

  • 跨境贸易:在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推广人民币稳定币结算,降低对美元依赖;
  • 离岸市场:通过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,吸引全球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。

专家观点

  •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刘勇指出,稳定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“新抓手”,但需警惕被用于资产炒作;
  •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强调,稳定币的核心场景应聚焦跨境支付,解决实体经济痛点。

结语:稳定币终审,香港能否领跑全球数字金融?

首批稳定币牌照的终审,不仅是36家机构的竞逐战,更是香港向全球数字金融中心迈进的关键一步。这场博弈中,创新与监管的平衡、跨境支付与Web3生态的落地、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,将成为决定胜负的核心变量。

稳定币又将如何改写全球金融版图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!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网友原创或者AI撰写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产业区块链

文娱元宇宙的UGC爆发:2000万创作者如何用区块链重构内容生态

2025-10-15 19:48:52

产业区块链

深圳论道:跨境数字金融的合规突围与生态共建

2025-10-16 16:41:27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