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一场“乌龙”引发的市场震动
深度链讯2025年9月27日讯:2025年9月24日晚,一则消息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:“全球首个与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已在香港发行!”消息迅速发酵,部分投资者误以为香港已开放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市场,甚至开始讨论“投资机会”。然而,仅数小时后,香港金融管理局紧急发声,直指该消息为“假新闻”,并强调“未发牌照前,任何发行或宣传行为均属违法”。
这场“乌龙”背后,是数字货币市场对监管政策的敏感神经,也是公众对新兴金融产品的信息焦虑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,其稳定币监管框架的落地为何引发如此关注?严监管之下,行业又将走向何方?
热点概况:一场“假新闻”引发的连锁反应
谣言起源:AnchorX的“模糊操作”
此次谣言的源头,指向一家名为AnchorX的稳定币发行机构。据公开信息,AnchorX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,于2025年6月获得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金融服务管理局(AFSA)颁发的稳定币发行牌照,并推出与离岸人民币(CNH)挂钩的稳定币AxCNH。
9月18日,AnchorX在社交平台转发了一份媒体新闻稿,宣称在第十届“一带一路”高峰论坛上正式推出AxCNH。这一消息被部分自媒体断章取义,演变为“香港已发行全球首个离岸人民币稳定币”。
金管局紧急辟谣:未发牌照,行为违法
9月24日晚,香港金管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,明确指出:
- 《稳定币条例》已生效:自2025年8月1日起,任何人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向公众推广发行活动,均需获得金管局核发的牌照;
- 未发任何牌照:截至目前,金管局尚未向任何机构或个人发出稳定币发行人牌照;
- 违法后果严重:任何未经许可的发行或宣传行为均属违法,金管局将依法采取行动。
市场反应:投资者困惑与行业警觉
谣言传出后,部分加密货币交易所出现短暂波动,部分投资者误以为“香港已开放稳定币市场”。然而,随着金管局辟谣,市场迅速回归理性。业内人士指出,此次事件暴露了公众对稳定币监管政策的认知盲区,也凸显了严监管的必要性。
态度观点:严监管不是“拦路虎”,而是“保护伞”
1. 牌照制度:从“野蛮生长”到“合规发展”
香港金管局对稳定币的监管,并非“一刀切”禁止,而是通过牌照制度实现“风险可控”。
- “沙盒”机制先行:早在2024年3月,金管局便推出稳定币发行人“沙盒”机制,允许京东币链科技、渣打银行(香港)等机构在限制范围内测试运营计划,但明确禁止使用公众资金或公开集资。
- 高门槛审核:截至2025年9月,金管局已收到77宗牌照申请意向,但初期仅计划批出数个牌照,且最终获批需满足储备金管理、风险控制、信息披露等严格标准。
案例对比:
- 合规案例:京东币链科技参与“沙盒”测试,需定期向金管局提交运营报告,且仅限内部测试,不涉及公众资金。
- 违规案例:2024年国内“鑫慷嘉平台”利用稳定币非法集资180亿元,最终被查处。香港金管局此次辟谣,正是为了避免类似风险。
2. 公众教育:警惕“高收益”陷阱,拒绝“无牌”宣传
金管局在声明中特别提示:“通过稳定币实现投资翻倍的想法不切实际。”这一提醒直指行业痛点——部分机构利用公众对新兴金融产品的认知盲区,以“高收益”“低风险”为噱头进行非法集资。
- 数据警示:据统计,2024年全球稳定币相关非法集资案件涉案金额超300亿美元,投资者损失惨重。
- 行动建议:公众可通过金管局官网查询持牌发行人名录(当前暂无机构入册),切勿轻信非官方渠道信息。
3. 行业影响:严监管下的“合规者生存”
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,其稳定币监管框架的落地具有标杆意义:
- 对发行方:牌照申请成本高、周期长,但合规后可获得市场信任,长期收益远超短期违规操作。
- 对投资者:严监管降低投资风险,避免“踩雷”无牌机构。
- 对行业:推动稳定币市场从“野蛮生长”转向“合规发展”,为全球提供监管样本。
专家观点:
“香港的监管逻辑很清晰——先筑牢风险防线,再开放市场。这与部分国家‘先开放后治理’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,更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。”——某区块链研究机构负责人
行业深度:数字货币时代的“合规密码”
1. 全球监管趋势:从“包容”到“审慎”
近年来,全球对稳定币的监管态度逐渐从“包容创新”转向“审慎监管”:
- 美国:2025年通过《稳定币法案》,要求发行方必须获得银行牌照或信托牌照;
- 欧盟:2024年出台《加密资产市场法规》(MiCA),对稳定币发行方提出资本充足率、储备金管理等要求;
- 新加坡:2025年修订《支付服务法案》,将稳定币纳入支付牌照监管范围。
2. 香港的“独特路径”:平衡创新与风险
香港的监管框架体现了“风险为本”的原则:
- 分阶段推进:先通过“沙盒”机制测试风险,再逐步开放牌照申请;
- 穿透式监管:要求发行方披露储备金管理细节,防止“空手套白狼”;
- 国际合作:与AFSA等国际监管机构共享信息,打击跨境非法金融活动。
3. 未来展望:合规者将主导市场
随着监管政策落地,稳定币市场将呈现两大趋势:
- 头部效应凸显:合规成本高,中小机构难以为继,市场集中度将提升;
- 应用场景拓展:合规稳定币将逐步应用于跨境支付、供应链金融等领域,而非单纯“炒作”。
结语:严监管时代,如何“行稳致远”?
香港金管局此次辟谣,不仅是一次对谣言的回应,更是一次对市场的警示:在数字货币时代,合规不是“枷锁”,而是“通行证”。对于发行方而言,只有拥抱监管、筑牢风险防线,才能赢得市场信任;对于投资者而言,只有擦亮双眼、拒绝“无牌”诱惑,才能避免血本无归。香港金管局的严监管,正在为稳定币市场划清底线,也为行业长远发展铺平道路。
你如何看待香港对稳定币的严监管?你认为未来稳定币市场会走向何方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