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比特币大会香港启幕:稳定币能否改写跨境支付未来?

释放双眼,带上耳机,听听看~!
2025年8月28日,全球比特币大会亚洲版在香港启幕,数千名从业者、投资者齐聚。特朗普次子埃里克·特朗普探讨比特币潜力与稳定币影响,稳定币应用论坛凸显香港制度优势。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领域潜力巨大,但面临监管协调等挑战。此次大会是行业价值再聚合,各方推动数字货币走向主流,香港探索或成变革注脚。

2025年8月28日,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人声鼎沸。全球比特币大会亚洲版(Bitcoin Asia 2025)在此开幕,数千名从业者、投资者、政商领袖涌入会场。这场被视为“数字货币风向标”的盛会,不仅聚焦比特币技术突破,更将稳定币跨境支付创新推上核心议题。
特朗普次子埃里克·特朗普在演讲中直言:“稳定币不是终点,而是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的起点。”这句话,揭示了这场大会的深层意义——当全球支付体系面临效率瓶颈与地缘博弈时,香港能否凭借制度创新与市场活力,成为数字货币时代的“新枢纽”?

热点概况:香港数字货币“实验场”的爆发

1. 大会规格:全球第二大比特币主题活动
本次大会为期两天,吸引超过1.5万名参与者,涵盖200余位行业领袖,包括Blockstream CEO Adam Back、币安创办人赵长鹏等。会议设置四大板块:主题论坛、圆桌讨论、工作坊、展览展示,并首次设立“Startup Pitch”创业路演,集中展示全球创新企业的前沿解决方案。

2. 特朗普次子演讲:比特币的“长期主义”
埃里克·特朗普在主题演讲《从喧嚣中提取信号》中提出,比特币已从“边缘资产”演变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他引用数据称,比特币市值已超越白银,直逼黄金,而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桥梁,其合规化发展对全球金融稳定至关重要。
“政府不应阻碍创新,而应为数字货币提供清晰的监管框架。”埃里克强调,美国若将比特币列为战略储备资产,将推动其成为全球认可的“数字黄金”。

3. 稳定币应用论坛:香港的“制度优势”
会议同期举办的稳定币应用论坛成为焦点。香港凭借《稳定币条例》的落地,成为亚洲首个同时拥有现货加密ETF和稳定币监管体系的地区。该条例要求发行人持有2500万港元最低股本并维持足额储备资产,为稳定币的合规化铺平道路。

  • 企业实践:京东科技计划通过港元/美元稳定币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%,交易时间缩短至10秒;蚂蚁集团同步申请香港与新加坡牌照,布局全球支付网络。
  • 技术创新:天阳科技推出的“稳定币充值信用卡系统”实现稳定币与法币的实时兑换,手续费仅为传统汇款的千分之一。

4. 跨境支付“破局”:稳定币的效率革命
稳定币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作为法币等价物的属性。国际清算银行(BIS)数据显示,稳定币可将传统SWIFT支付清算时间从数天缩短至30秒内,手续费降至千分之一。这一优势在跨境电商、B2B贸易等高频支付场景中尤为突出。
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监管框架强调“创新与风险平衡”,要求发行人建立透明赎回机制、落实反洗钱要求,并确保100%储备资产覆盖。政策红利已吸引全球巨头抢滩市场:京东科技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上线港元稳定币,蚂蚁集团、火币等企业也在加速布局。

态度观点:稳定币是“颠覆者”还是“泡沫”?

1. 效率革命:跨境支付的“千分之一成本”
传统跨境支付体系长期被诟病“高成本、低效率”。以美元跨境支付为例,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(CHIPS)承担了全球96%的交易量,但清算中心化程度高、手续费昂贵。稳定币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“点对点”支付,绕过中间银行,大幅降低交易成本。
京东科技案例显示,其稳定币方案可将跨境支付成本从传统模式的3%-5%降至0.3%,交易时间从2-3天缩短至10秒。对于年跨境交易额超万亿美元的东南亚市场而言,这相当于每年节省数百亿美元成本。

2. 监管博弈:全球规则的“碎片化”风险
尽管稳定币潜力巨大,但其发展仍面临监管挑战。2025年,美国通过《GENIUS法案》,将稳定币定义为“支付型加密货币”,要求1:1锚定美元资产,并禁止算法稳定币;欧盟则通过《加密资产市场法案》(MiCA),对稳定币日交易额设置500万欧元上限,并禁止非欧元稳定币在日常支付中使用。
香港的《稳定币条例》虽为行业提供了合规路径,但全球监管标准的不统一可能导致市场割裂。例如,USDT在北美和欧洲占据75%以上的市场份额,但在新兴市场(如土耳其、尼日利亚)则面临本地化监管的制约。

3. 地缘政治:美元体系的“数字延伸”
稳定币的崛起,本质上是美元体系在数字时代的延伸。USDT和USDC两大稳定币合计占据全球80%以上的市场份额,其储备资产以美国国债和银行存款为主。这种“美元依赖”使得稳定币成为美国维护金融霸权的工具之一。
然而,新兴市场国家也在探索“去美元化”路径。香港试点人民币稳定币的计划,若成功落地,可能构建一条独立于SWIFT的人民币跨境支付通道,补充现有CIPS系统。这将对全球货币格局产生深远影响。

4. 技术安全:基础设施的“脆弱性”
2025年,伊朗加密交易所遭黑客攻击后实施“交易宵禁”,暴露了稳定币基础设施的脆弱性。此外,部分稳定币项目储备透明度不足,存在兑付危机隐患。例如,2022年TeraUSD崩盘事件,导致全球稳定币市值单日蒸发400亿美元。
技术安全与监管合规,将成为稳定币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。

结语:

全球比特币大会在香港的启幕,不仅是一场行业聚会,更是一次关于全球金融体系未来的“实验”。稳定币能否突破监管壁垒,成为跨境支付的“新基建”?香港能否凭借制度优势,成为数字货币时代的“新枢纽”?这些问题,没有标准答案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当跨境支付成本降至千分之一、效率提升至秒级时,传统金融体系的“护城河”正在被数字货币打破。
你如何看待稳定币的未来?是“颠覆者”还是“泡沫”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!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网友原创或者AI撰写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产业区块链

XBIT“三维安全体系”引爆RWA市场:一场去中心化金融的合规革命

2025-8-28 15:52:22

产业区块链

2025佛山音乐派对元宇宙实验:虚拟舞台如何颠覆百年演出生态?

2025-8-29 17:57:08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