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传统偶像产业还在“公司决策、粉丝消费”的单向循环中徘徊时,一场由区块链与DAO技术驱动的音乐产业变革已悄然拉开帷幕。近日,中国女子偶像团体SNH48与腾讯宣布达成战略合作,共同打造基于区块链与DAO技术的虚拟偶像组合“五月薇VIV”,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,瞬间引爆行业对音乐创作去中心化治理的广泛关注。
DAO治理:从“中心化决策”到“粉丝共创”
DAO,即去中心化自治组织,其核心在于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组织规则的透明化与自动化执行。在SNH48与腾讯的合作中,DAO治理模式被首次应用于音乐创作全流程,粉丝不再是被动接受者,而是成为共创者,直接参与决策过程。
粉丝可通过购买虚拟偶像的NFT数字藏品获得“治理通证”,这些通证不仅是身份象征,更是参与决策的“钥匙”。在专辑制作阶段,粉丝可对歌曲风格(如电子舞曲VS国风)、歌词主题(如青春成长VS科幻未来)进行投票,票数最高的方案将通过智能合约直接锁定为最终版本。
“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偶像产业中‘公司决策、粉丝消费’的单向关系。”区块链行业分析师指出,“粉丝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共创者,其投票行为直接塑造偶像的艺术表达,而智能合约确保了规则的不可篡改性。”
智能合约:重构收益分配的“公平契约”
传统偶像产业中,经纪公司抽成比例高、收益分配不透明常引发争议。而在DAO治理框架下,智能合约成为解决这一痛点的关键工具。以“五月薇VIV”为例,粉丝通过NFT持有的通证不仅赋予投票权,还与收益分配直接挂钩。
在创作阶段,粉丝投票选中的歌曲风格,其创作者(如作曲家、作词人)将获得更高比例的通证奖励;在发行阶段,歌曲产生的版税收入按通证持有比例自动分配,粉丝可通过质押通证获得持续收益;在争议解决方面,若出现版权纠纷,区块链上的创作时间戳、修改记录等数据可作为司法证据,避免传统产业中“口说无凭”的困境。
这一机制在独立音乐人领域已得到验证。2024年,独立音乐人“林深”通过区块链平台发行NFT专辑,粉丝可通过投票决定歌曲混音风格,并共享后续流媒体版税。最终,该专辑众筹金额超500万元,粉丝分得收益占比达40%,远超传统经纪公司抽成比例。
案例支撑:独立音乐人的DAO实践
2024年,广州某独立乐队通过DAO社区发行新专辑,粉丝可通过代币化治理参与曲目排序、封面设计等环节。具体流程如下:
乐队发行10万枚治理通证,粉丝可通过购买数字专辑或参与社区任务获取。在专辑制作阶段,粉丝对10首候选歌曲进行投票,最终选出5首收录。歌曲上线后,版税收入按通证持有比例自动分配,粉丝可通过钱包实时查看收益。部分收益用于回购并销毁治理通证,提升剩余通证的价值,形成“创作-收益-再创作”的闭环。
该模式最终帮助乐队实现500万元DAO融资与千万级预售额,粉丝参与度较传统模式提升3倍。这一成功实践不仅验证了DAO治理的可行性,也为更多独立音乐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。
技术保障:区块链存证与司法认可
DAO治理的可行性离不开区块链技术的司法背书。2024年,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音乐版权纠纷时,首次采信区块链存证证据,认定被告公司未经授权使用原告歌曲的行为构成侵权。这一案例为DAO治理中的版权确权提供了司法先例,表明通过区块链记录的创作时间、修改记录等数据,可作为法律认可的权属证明。
此外,腾讯云区块链团队为“五月薇VIV”项目提供的底层技术支持,确保了投票数据、收益分配等环节的透明性与不可篡改性。“每一笔交易、每一次投票都会在链上留下永久记录,这为粉丝信任奠定了技术基础。”腾讯云区块链负责人表示。
未来展望:DAO治理能否重塑偶像产业?
SNH48与腾讯的合作仅是DAO治理在音乐领域应用的起点。业内人士认为,随着虚拟偶像、元宇宙等场景的拓展,DAO治理有望解决三大痛点:
创作民主化:粉丝直接参与决策,降低“公司主导风格”与“市场真实需求”的错配风险;收益透明化: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分配,避免经纪公司抽成争议;社区长效化:通证经济激励粉丝持续参与,形成“越参与、越受益”的正向循环。
然而,挑战依然存在。DAO治理对粉丝的技术理解能力要求较高,且需面对法律监管、通证波动等风险。对此,SNH48首席执行官陶莺表示:“我们将通过简化操作界面、提供法律合规指导等方式,降低粉丝参与门槛,让DAO治理真正服务于音乐创作本身。”
结语
从“公司决策”到“粉丝共创”,从“中心化抽成”到“智能合约分配”,DAO治理正在重构音乐产业的底层逻辑。SNH48与腾讯的合作,不仅为虚拟偶像产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治理范式,更揭示了一个趋势:在Web3时代,音乐创作的边界将由粉丝与创作者共同书写。DAO治理必将引领音乐产业走向更加民主、透明、可持续的未来。